40多年來,無數企業家取得了世俗的成功。這之中除了他們個人的努力與天資之外,有一大部分還是要歸因于這個前所未有的雄心時代。
遺憾的是,當企業家因種種原因或落敗或退出江湖的時候,輿論無一例外都是從經營上去總結原因,對照與他們同出于草澤而今功德圓滿的少數幸運者,他們的失敗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貪婪、僥幸、虛榮。
人性這三大特點中,隱藏著諸多的陷阱,即便是現在風頭正勁的企業家,若無法駕馭這三大特點,“死亡”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下面,就讓我們在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故事與傳奇中,看看那些曾經叱咤風云的大佬是如何折戟沉沙、走向滅亡的。
作 者:王志綱著,竇鎮鐘編
來 源:管理的常識
(ID:Guanlidechangshi)
馬克思在《資本論》里曾說過:“資本如果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在貪婪的驅使下,人會失去對時勢的準確判斷和對自我的清醒認識,殊不知這就是走向滅亡的第一步。企業為保持市場領先,需要不斷創新。比較合理的創新是適度超前,要尊重市場、技術與行業的發展規律和所處的階段,用動態、發散、辯證的方式去把握企業這艘大船的航向。春種秋收、瓜熟蒂落是自然的規律和節奏,揠苗助長永遠只能是自欺欺人的騙局。我和漢能集團或多或少打過一些交道。幾年前我們去硅谷考察時,漢能集團的高管帶我們去參觀斥巨資收購的美國實驗室。但即使在漢能最風光的時候,我都為他們捏著一把汗。李河君的行事風格太過于激進,漢能面臨技術難關和商用瓶頸,但不應該利用資本滾雪球的方式實現超常規的發展。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只能把自己撐死。因為技術投資巨大,漢能不得不用各種融資手段去填補現金流的空缺。產業園的盲目擴張隨之而來,他們甚至將大量優良資產進行質押。在經歷了股票暴跌、被香港證監會叫停買賣和國家收緊對光伏電站建設的補貼政策后,漢能終于走到了懸崖邊緣,淪落到連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或許歷史會證明李河君眼光的正確性,薄膜發電終將改變世界,但這個未來究竟有多遠,誰也不知道,至于漢能最終能走多遠,也只能且行且看了。總之,戰略的時機把握,以超前半拍為恰到好處。在平靜的海面下找到趨勢的潛流,讓企業行船“適度超前”,順應大潮的流向,借勢、借力,以立于潮頭,成為時代的“弄潮兒”。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斗志昂揚、全情投入的確非常必要,但如果忽視戰略節奏的把控,往往會欲速則不達。1989年7月,安徽青年史玉柱來到深圳淘金,憑借耗費9年時間研發的排版印刷系統軟件以及廣告宣傳,賺到了他的第一桶金。1990年,他到珠海繼續創業,創辦巨人集團。之后他繼續放手一搏,利用廣告宣傳,巨人成為資本金過億元的中國計算機行業的領軍企業。史玉柱本人也被評為了中國十大改革風云人物、廣東十大優秀科技企業家。在事業巔峰期,史玉柱決定建造標志性建筑——巨人大廈,為爭一時之氣,史玉柱將大廈層數定在了70層,預算為12億元,工期6年。之后,他一邊賣樓花搞預售,一邊進軍保健品和藥品行業,公司開始全面多元化—在計算機、保健品、藥品等行業光獨立的分公司就有30多個,還設計了“三大戰役”“八大方面軍”,直接“參戰”人數高達幾十萬。但建造巨人大廈的資金黑洞越來越大,史玉柱不得不抽調保健品資金去填窟窿,巨人集團的財務危機漸漸浮出水面,并最終崩盤。盲目追求多元化,結果資金因多線作戰被套死,巨人集團便失去了抗風險能力。史玉柱的過人之處,就在于摔了這么大一個跟頭之后,還能重整旗鼓,東山再起。但比起現在的“金融玩家”史玉柱,我更喜歡當初那個“一事能狂便少年”的“小巨人”。經歷過重大挫折的他,已經從熱血青年變成了精明的商人。大部分過度超前的企業家只是被貪婪蒙住了雙眼,誤判了形勢和自身能力,或對時機的把握出現了差錯,但是他們還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專注者。相比于他們,那些失敗的四面出擊的企業家就完全是“咎由自取”,偏離主航道導致等待他們的只有滅亡。一些企業家在完成原始積累后,便會開始迷信投資多個領域實現財富倍增的神話。這種企業家大部分沒有經歷過產業資本的洗禮,其財富主要來自股市或期貨市場,用起錢來往往“一擲千金”,毫不心疼。直接通過金融資本發財的企業也好,企業家也罷,如果想要繼續在商海中沖浪,那就必須補課,而且付出的代價不會低。樂視網,曾經的創業板第一大牛股,在老板賈躍亭的帶領下開創“七大生態化學反應體系”,從一個視頻網站,先后跨界到超級電視、手機、汽車、生鮮等,業務涵蓋互聯網視頻、影視制作與發行、智能終端、大屏應用市場、電子商務、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等。巔峰時,樂視網市值在不到3年內增長30倍達到1700多億元。2016年,一度如日中天的樂視開始搖搖欲墜:先是樂視網對樂視影業98億元的天價收購因監管問責而宣告失敗;緊接著,年底又爆出樂視手機資金緊張,拖欠供應商款項的傳言;之后,陸續發生賈躍亭股權質押爆倉風波、樂視融資危機、樂視體育業務全線潰敗、樂視北美公司大裁員等種種事件。2017年4月,樂視正式停牌,而賈躍亭也辭去了其上市公司樂視網的總裁職務,“樂視帝國”分崩離析。樂視披著生態的偽外衣,企業業務過度延伸,四面出擊,形成一人追多兔的不堪局面。對企業家來說,戰略的重點常常不是抓住機遇,而是拒絕誘惑,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賈躍亭就是不懂拒絕的典型,他的確找到了“金礦”,也被潮水般涌來的資本推上了山巔,但問題在于他沒能控制住局面。面對“金礦”的賈躍亭,產生了無限的聯想,覺得隨便做一做,就可以放大成百億元、千億元規模的產業。這種故事在現代商業社會中比比皆是,面對巨大的誘惑,能全身而退的人實在少之又少。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四面出擊的結果,往往是短期內可能看起來收益頗豐,但是由于偏離主航道,核心競爭力逐漸缺失,一旦遇到資金鏈緊張或者行業風險,“企業大廈”將迅速崩塌。我常說,中國有許多企業家在偶然中成功,在必然中被消滅——成功蒙蔽了他們的雙眼,他們每一個人都相信自己就是時代的寵兒,獨得上天的眷顧,但現實往往會給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有一些企業家完全是“小生意人”思維,錯把別人的成功和行業風口當成機會,而真正的機會要符合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企業家選擇機會不僅要契合自身的發展現狀,還得看清行業發展階段和技術成熟度,切忌隨波逐流和只做短線。這不禁讓我想起一位知名企業家——許家印,在我看來,其人“賭性”實在太重。應該說,老板都有“賭性”,但像許家印這種賭法我從來沒見過,他不僅僅賭經濟,方方面面都在賭,而且幾次看似要輸,卻都贏了。當年許家印到廣州扯旗單干,廣東的老板們對他不屑一顧,給他取了個外號叫作“響尾蛇導彈”。許家印這個人的厲害之處在于洞悉人性,他的產品永遠是極便宜的,開盤必特價,特價必升值,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來——撿便宜的人肯定大有人在。這種做法高效率低成本,恒大低價入市,尋找周轉,從此異軍突起。2007年開始的金融危機,讓快速擴張的恒大幾近破產,一些財力雄厚的潮汕籍老板甚至還向我咨詢能不能收購恒大,其中甚至有人和恒大內部進行了實際性接觸。四面楚歌的許家印孤注一擲推動恒大在香港地區上市,如果上市失敗,就真滿盤皆輸了。那段時間許家印成天跑去香港地區,結交鄭氏父子,用各種手段拉近關系,終于獲得鄭裕彤的青睞,簽訂了飲鴆止渴式的對賭協議,拿到了救命錢。后來上市的時候,股價破發,鄭裕彤又幫忙站臺,讓他站穩腳跟。恰逢我國出臺“4萬億元刺激政策”,全中國的房地產企業一下子活過來了,恒大幾百萬畝的土地資源一夜之間成了巨大財富,這也為許家印后來成為中國首富鋪平了道路。許家印確實是“超級梟雄”,在高風險、高收益的路上,同時出發、同樣做法的其他人紛紛退場,只有他還在高空作業,輾轉騰挪,讓人看得膽戰心驚。或許真有逢賭必贏的人,或許偶然真的能成為必然,或許在河邊走真能不濕鞋,但這就超出我的認識范圍了。(本文成文于2020年初,彼時恒大尚未卷入今日之種種風波,作者王志綱先生的戰略預見性可見一斑)曹雪芹曾寫道,“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忘不了”這個詞用得妙,很多事只有得到過的人才知其滋味,名聲和金錢尤是如此。對戰略統帥來說,此二者極其容易使其迷失。統帥迷失分為兩類,一類是政治情結過重,避實向虛;一類是耽于享受,喪失動力。在中國,有一類老板對金錢的興趣遠沒有對名譽、地位、權勢以及影響力的興趣濃厚。他們的案頭置放的是中國的傳統經典,諸如《道德經》《孫子兵法》《資治通鑒》等。但因造化弄人,他們的仕途陰差陽錯沒有出路,于是便紛紛下到海里,乘風破浪。受儒家政治文化思想“學而優則仕”的影響,企業家獲得政治聲譽,對企業的發展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但企業家的政治情懷太過于濃厚,企圖用情懷或政治理想治理企業,最終將擾亂企業經營。1991年,牟其中倒賣飛機成功,這也許正是其失敗的開始。用中國的輕工物資去換蘇聯的飛機,是原始的“以物易物”貿易,但所涉數額巨大,又欠缺信用中介,操作環節繁雜,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一般的頭腦清醒者想也不敢想的瘋狂事,牟其中卻硬是把它變成了現實,難怪當時的人們把他神化了——如果他自己也以為自己無所不能,那其后的失敗便是遲早的事了。既然“空手”可以倒來飛機,那么,世界上還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這個偶然的巨大成功讓牟其中的想象力得到了空前的釋放:
一會兒想在滿洲里搞一個東北亞經濟區;
一會兒想發射衛星;
一會兒想把喜馬拉雅山炸個口子,讓印度洋的暖流進來,把西藏變成江南;
一會兒又謀劃著在地球上建幾個硅谷,最后想來想去,把自己送了進去。
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并獲得一定成績之后,創業者便往往會開始迷信“自動運轉”,表面上人還在公司,但不抓戰略、疏于管理,進取心缺失,雖有統帥之名,但已無統帥之實。成立于1992年的海鑫鋼鐵集團,在前任董事長李海倉的帶領下,在10年之間發展成了一個以鋼鐵為主,以房地產、水泥等為輔的大型企業,李海倉自己也成為身家數十億元的大富豪。但天有不測風云,在事業發展的黃金期,李海倉卻因為生意摩擦被槍殺于辦公室,正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其子李兆會倉促之間回國接班。當重任都壓到肩頭之初,李兆會仿佛一夜間長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他上任的第一年,正值“非典”肆虐,隨之而來的是煤價高漲、用電受限、運輸緊張,但李兆會危機處理得不錯。在他的帶領下,2003年成為海鑫鋼鐵集團發展最好的一年,資產總值達到50多億元,讓公司上上下下的質疑者啞口無言。但事情隨后出現了變化,與每天泡在車間的父親不同,李兆會對資本市場的運作更感興趣,在專心搞鋼鐵3年之后,李兆會就去北京試水資本市場了。當時正值全民炒股的高峰,手持數億元現金的李兆會通過海鑫實業和海鑫鋼鐵先后投資了光大銀行、新能泰山、萬向德農、益民集團、中化國際、太鋼不銹、日照港等,獲利近40億元。在資本市場上,李兆會風光無限,但在實業領域,由于鋼鐵行業周期性衰退的到來,全行業平均負債率上升接近20個百分點,海鑫也難以逃脫。資本市場上的風光并沒有挽救李兆會的海鑫集團。由于長期待在北京,他對公司事務的介入逐漸減少,集團陷入管理混亂的窘境,資金鏈出現斷裂,虧損負債進一步惡化。后來,該集團更是陷入全面停產的泥沼,加之遇上鋼鐵行業遭遇寒冬等影響,最終破產。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并且取得驕人的利潤和知名度時,一些企業便會開始迷信自身的技術權威,將目光鎖定在短期形成的豐厚利潤上。與此同時,企業家本人也開始走上人生巔峰,太多的金錢與利益蜂擁而至,太多的諂媚者溜須拍馬,太過舒適的環境讓他們忘記曾經的腥風血雨,也讓他們忽略了“山雨欲來風滿樓”。故步自封就是路徑依賴,盲目維護自己昨天的成果,而對外部環境的變化視而不見,難以接受新事物,不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的變化而開展新的探索。這樣的企業家直接表現出高度的自負,自負到覺得自己講的話都是正確的,最終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從時代先驅的數字英雄到落寞的敗局者,雅虎的“過山車”歷程甚至還不到10年。1995年雅虎上線時,創造了最早的門戶網站的概念,造就了成立一年就登陸納斯達克的神話,市值達到1280億美元。但問題是,它一直“堅定地”固守著自己的模式。進入新世紀后,搜索引擎的興起對門戶網站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相比于傳統門戶網站,用戶更偏愛通過個性化、精準化的搜索引擎來獲取信息,雅虎由此開始由盛轉衰。自此,雅虎的故步自封讓其開始一次次錯失電商、視頻、社交網絡、游戲等領域的良機,這頭曾經的互聯網行業開山鼻祖式的“大象”日益被市場邊緣化,終被市場淘汰,而最后僅有雅虎日本存活。其實,雅虎的倒下也不算冤枉,歷史曾給過它太多機會。
美國有個很重要的指數叫標普500,它引用的是美國500家主要上市企業的股票價格,幾乎涵蓋了所有行業。通過歷史數據來看,2006-2016年,500家上市企業當中有180家企業發生了變動,它們離開或者重新進入了標普500指數。隨著企業增長和迭代速度的變快,很多人都預測在未來15年(2017-2032年)當中,500家公司里面可能會有75%的公司被你從未聽說過的新公司所取代。我們熟悉的諾基亞、柯達都是著名的被退出者。可以預見,在不久的未來,將會有更多知名企業倒在故步自封的陳年舊夢里。
-02-
擺脫陷阱與自我超越
在創業之初,它曾在企業家身上發揮了巨大的正面作用,敢闖、敢拼、敢冒險;但在企業逐步壯大之后,反作用會愈加突顯,曾經的冒險變成了冒進,曾經的謹慎變成了故步自封。這不是個例,而是共性。只有堅守戰略,頭腦清醒,莫把偶然當必然,才能躲避陷阱,擁抱成功。如何堅守戰略,把握人性,擺脫戰略陷阱,變壞事為好事呢?我有5個建議。我一直強調:“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勢。”這是指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老板運作企業的不同方式。中老板僅把事做正確還不行,他們還必須懂得如何做正確的事,懂得市場競爭的策略、手段,懂得管理團隊的打造與企業文化的宣導;而大老板除了懂得做“事”與“市”之外,還必須具備根據宏觀的經濟大勢、區域經濟趨勢以及行業發展態勢創新商業模式的能力。他們必須具備戰略思維能力,具備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從而能緊扣時代脈搏,引領市場潮流,成為與時俱進的“火車頭”。具體來說,一是要懂政治;二是要懂國情。火候要掌握得非常好,或早或晚都不能成事。知人者,即知曉這是誰人之天下,這是何樣之社會,這是怎樣之環境,即要對趨勢變化保持敏銳的感知;
自知者,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是誰,有多少斤兩,具體來說就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力和方向,發揮“長板效應”。
這與管理學上的短板理論正好相反。
短板理論是說一桶水的盛水量,取決于最短板,所以要想辦法補短。我們很多人就上了當,花了許多精力在自己不擅長的方面。從戰略上來講,每個人要找到你的長板是什么。任何企業家都要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充分發揮這些能力。我認識一個身價上億元的老板,其辦公室墻上掛著的座右銘是:貴在大膽。人間正道是滄桑,俗話說“人欺地皮,地欺肚皮”,從某種意義上說,市場是公平的,你用什么方式與市場對接,市場就會用相匹配的方式回饋你。我們不要老想著“人定勝天”,人首先要認識規律,尊重常識。只有掌握企業發展規律,才能把握企業的生存密碼。查理·芒格曾說:“所謂常識,是平常人沒有的常識。在說某個人有常識的時候,我們其實是說,他具備平常人沒有的常識。人們都以為具備常識很簡單,其實很難。”很多企業都是誤打誤撞入門和做大的,未來行業的規律性會更強,企業要科學地進行戰略定位,才能走得更長遠。就目前來說,機會紅利正在全面消退,這幾年就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以前,是機會主義時代,膽大就能成事;以后,將是長期主義時代,對企業家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我在2014年底曾寫過一篇文章《三個重建將改變中國》,6年過去了,回過頭來看,“三個重建”全部兌現。原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貪腐問題之嚴重,說是千瘡百孔都不為過。現在這個時代結束了,中央樹立權威,官場風氣徹底改變,做到了令行禁止,甚至還會倒查20年。尊老愛幼、忠孝節義、禮義廉恥,這些傳統的價值觀要重新提倡,必須要對得起天地良心,然后我們才能可持續發展。殺雞取卵、不擇手段,民族是沒有救的,一定要建規矩、立章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之前喊了多少年,基本看不到成效,現在的力度之大,小作坊、小礦山說關就關,說整頓就整頓,不管觸動誰的奶酪,一查到底。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拼命掙錢、不擇手段掙錢的老板感到不適應,這是必然的。
大家要有思想準備,以后靠數量發展和不計代價的方式,從政策、文化、生態上都不會得到允許的。新消費需求、新技術引領、新增長模式都將使整個環境重新洗牌。整個中國發展到今天,終于迎來一個新的時代:好人賺錢的時代到來了。對企業家的生存之道來說,小老板靠勤奮,中老板靠智慧,大老板靠德行。以后對企業家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有恒才才有恒心,有恒心則有恒財,這是一個長線思維。其實,對處于一定階段的大老板來說,金錢僅僅是追求卓越與創新順帶產生的結果,財富在他們心中只是實現個人價值理念與終極人生意義的一種媒介。這是個“十倍速”發展的社會,也是一個“摩爾定律”大顯身手的時代,產品可以快速克隆,模式可以瞬間模仿,只有企業的內在精神氣質無法復制。這種內在的精神氣質,就是企業家獨特的人格、操守、魅力、理念以及由此而塑造的企業文化。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企業能長多大,就要看企業家的心有多高,企業家的高度決定了企業的高度。越是成功的人,自我認知越難,因為他們有著豐富的成功經驗,可是當外部世界在變,他們的經驗不變的時候,昨天的成功經驗就會成為今天的絆腳石。企業家可以自我審視一下,只要是10年還沒有上臺階的企業,絕大多數都存在戰略問題。這樣的企業不出問題還好,一旦遇到危機,就會變得困難重重,最后被淘汰出局。唯有長期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才找到前進的方向。能以歸零心態應對世事沉浮,保持學習的熱情與動力,不僅是對過去榮耀、挫折的一種舍棄,也是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種揚棄。否定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氣,這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力量。一個失去自省能力和學習能力的人,無論他有多輝煌的過往、多龐大的基業,失敗只是早晚的事情。這些年來,我見過太多的企業家由于一念之差,走上了不歸路。有很多人問我:大家一起出發,為什么有些人可以“直掛云帆濟滄海”,有些人卻“中途夭折”、郁郁而終?我說:人生中,包括企業、優秀的人、有科學頭腦的人、重視戰略的人、找準方向的人,相當于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越走越順。戰略決策把握好了,能少走彎路。有些人速度也不慢,但路選錯了,總是在斷頭公路上跑,所以永遠到不了目的地。這就體現了戰略的重要性。前行道路上,企業家必須經得起誘惑,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有所堅守,這就需要企業家對自己的行業發自內心地熱愛,并能樂在其中。孔老夫子有句話是這樣講學習的,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做企業也是這樣。所謂“樂之者”,正對應愛因斯坦所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說,以所從事的行業為“樂”,是很多企業家最終做成行業老大的重要原因。
只有堅守戰略的價值,堅定目標和方向,“雖九死而猶未悔”,才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