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在迷惑之中。你越是認真工作,這樣的迷惑或許就越深。你有時突然會疑惑:“我為什么要這么做?”“究竟為什么要干這項差事?”
人生中是否能有一份值得畢生投入的工作,關系到我們能否感到快樂。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必須先從工作中找到意義。
工作"究竟是什么?為了生活、為了養家糊口而賺錢,這是工作的第一要義。但是,如果自己出生在一個大資本家的家庭,根本不需要工作,那又會怎樣呢?或許偶爾為之還可以,但是如果每天都游手好閑,最后也會厭倦的吧。人并不僅僅是為了領取工資而工作,還要追求精神的充實,換而言之就是在工作中尋找人生的意義。而且,工作需要長時間地集中精力,因此非常辛苦。如果只是把工作看成是一種義務,那只會愈發覺得艱苦。僅僅靠這種義務感,是不可能堅持工作數十年的。因此有必要將艱苦的工作轉變成有意義的工作,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熱愛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告訴自己喜歡這份工作,將自己內心的想法朝著這個方向引導。那么,是否有為之埋頭一生的工作,決定了人生幸福與否呢?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工作的意義。或許有人想要辭職,其實我也有同樣的想法,因為太辛苦了。在學生時代,為了應付考試而挑燈夜讀,這時就想要逃避。現在的心情與當時的心情并無二異。但是辭職之后是否就意味著進入了天堂,我認為絕非如此。三天過后,又會一心想著要工作了。由于工作繁忙,并感到所肩負的責任,所以才會覺得辛苦。但是,在苦中還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意義,這就要熱愛工作。這種“熱愛”就是我將在常人眼中看似苛刻的生活態度保持至今的動力。在旁人看來是超乎想象的艱辛,但如果自己真正熱愛上這份工作的話,就不會覺得有絲毫的辛勞。無論是哪個領域的成功人士,他們都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感到無比喜悅,并如醉如癡般地全身心投入。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就絕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不會有出色的表現。我認為,只有專注于某個領域,并且究其極致,才有可能觸及真理、理解萬物。如果問長期專注于工作、掌握了精湛技藝的工匠“人生”這一問題,他們會有精彩的感悟。另外,專注于修行、不斷磨礪人格的僧侶,雖然談論的是宗教領域的話題,但他們也能夠闡述崇高的真理。其他如作家、藝術家等有一技之長的人,在他們的話語中都蘊藏著深奧的含義。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進入公司之后,如果他們一直從事著毫不起眼的工作,就會感到不安,認為“老是做這樣的工作會有前途嗎”,進而提出“想要做其他的工作”。但是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泛泛而膚淺的了解等同于一無所知,而如果對某一個領域的工作深度鉆研,就能夠觸類旁通。我認為,這是因為在萬物深處蘊涵著共通的真理,必須牢記:專注于某個領域、究其極致,就能夠融會貫通。人不可能在一開始就遇到自己喜歡的好工作。對于分派到的工作,首先必須保持樂觀、坦誠的態度,頑強地堅持到底,決不可輕易放棄。只有歷經千辛萬苦追求極致的人,才有可能觸及崇高的真理。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按部就班、因循守舊。在一心埋頭努力的同時,還要經常思考這樣做是否可行,決不可日復一日地重復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想法。無論是多么細微的環節,每天都必須反省這樣是否可行,并不斷加以改進。對于任何事情,都必須自問“這樣是否可行”,長此以往就會取得明顯的進步。學到了基礎知識之后,必須自己不斷刻苦鉆研,這就是創造。我認為,人生就是不斷的創新,否則就不可能取得進步,更不可能成為一個魅力四射的人。日本社會日益富裕,人們的收人水平也隨之有所提高,工作時間大為縮短,安于享樂的現象也愈發明顯。這一點固然重要,或許也是時代的潮流。但是我卻認為應該更勤奮地工作,因為施愛行善是人最為崇高的生活方式,我具備這樣一種信念。換而言之,我們通過努力所獲得的利潤,也就是汗水的結晶,并不僅僅使我們自己獲得了幸福而且還通過納稅,為國民造福。社會上有許多貧困人口、殘障人士在為生計而四處奔波,同時在全球各地還有許多兒童受到饑餓、死亡的威脅,需要援助。我們可以用自己汗水的結晶間接地幫助這些人,所以我認為工作是極其高尚的行為。
我相信有許多人意識到了向周圍人施愛的意義,并且在不斷地為之努力和奮斗。